端咖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屋shu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片荒原曾是南疆军与百越交战的主战场,百年前的大战在今天仍留有遗迹:地脉截断、灵泉干涸、气候变化无常。偌大的荒原,只有十之一二的灵气,倒有八九分是瘴气和污秽之气,就和大战后的黄鹤坊市一样。
稀薄的灵气聚集、飘动,形成多个气团,在荒原上以某种规律游荡着,引得原上生存的妖兽逐灵气而居。有些擅长望气之道的散修,也能发现灵气的踪迹,逐灵气而修炼;有的则会充当向导,带着一波波修士穿越荒原。
大部分的修士在荒原难以立足,光是抵挡侵蚀身体的瘴气和秽气就有些吃力了,更何况出没其中的妖兽和其他修士呢?
这就可以看出建立直道的好处了。
就以普通的烽燧来说,烽燧本身设置有聚灵法阵和防御法阵,能供修士补充灵气、稍事歇息,起到了简易灵山的作用;若在荒原中遭遇意外,还可用作临时的避难之地。
而且荒原中敌暗我明,容易形成拉锯战,灵气不继需要恢复时,是修士最脆弱的时候,这时候有个容身之处比曝身旷野强。
杨行所在的烽燧只有约三人高,上窄下宽像一个倒扣的簸箕,底下垒石为基,四周夯土为墙,上面用黏土封住,只留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孔。烽燧内的法阵启动之后,灵气相当充裕;闲暇时在内修炼,完全不成问题。角落放置有两坛子火符,以桐油封存;另有大量的干枯狼簇草,散乱放置。若遇敌情,白日燃狼簇草,形成狼烟,烟柱风吹不散,直上云霄;夜晚连续掷火符,百里外都清晰可见。
杨行将队伍分成两个小队,他和谢争各领一队,轮流驻防。谢争不当伍长后,对杨行颇为尊敬,但也很冷淡,命令多少都听,闲话半句也无。
----------
小孔的正下方是整个法阵的阵眼所在,杨行在此打坐修炼,能调动法阵之力,吸收阵法灵气补充消耗,修炼起来有事半功倍之效。他让麾下的几个炼气修士轮流钻到烽燧顶上值守,盯着两边的情况,他则拿出《南疆剑诀摘要》研习。
这本经书是一道修大家所撰,作者本身不会剑道,却对南疆各派剑法十分感兴趣,花费多年搜集而成书。因为不是原创,只是转载或摘录所得,有些还是转述他人之言,所以内容不够精深,为剑道高手所不喜。但就是这种搜罗广泛、行文浅显的风格,正对杨行的胃口和水平。
比如书中提到了黄鹤门的“龙蛇剑法”,摘录了一些招式和心得,却无对应的剑招画像,让杨行熟悉回味还好,初学者仅凭此书定然无法学成剑法。由此也可见招式画像的珍贵,让杨行又回忆起孙池秘洞中的神秘剑招来。
再翻几页,居然就出现了对“阉牛式”的记录:“彼为蛮牛,我为小童,执剑刺其裆,则攻其必救,不及其余也。”
下方附着数段描述,疑似当年石壁上神秘剑法的摘录:“通牙式:急速旋转身体攻击”、“分身式:移动中控制灵气溢散,造成身体停留的假象”等等。不过杨行看起来,都无法通过描述而想起剑招,读之如同天书。
不了解这些文字的价值还好,正是知道这些剑招的厉害,才更觉此书的可惜。怪不得这《南疆剑诀摘要》涉猎如此广泛,却一直少人问津,这作者舍剑招而留文字,简直是过宝藏而空手归,买椟还珠也!杨行气得想一把撕烂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谁让他修仙的!》《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晴天小说网】【3Q中文网】《轮回乐园》《空想具现的大贵族》《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