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1 / 4】

天才一秒记住【书屋】地址:shuwu.org

一、《红楼梦》二十三回总览

1.二十三回故事梗概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犹如一幅细腻而生动的画卷,徐徐展开了贾府众人丰富多彩又暗藏玄机的生活片段。

元春省亲之后,贾府的繁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了让这座精心打造的大观园不致荒废,元春特意下谕,命众姐妹以及宝玉一同住进园中。这一决定,不仅为年轻的公子小姐们提供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生活空间,也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诸多伏笔。

住进大观园后的宝玉,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每日与姐妹们吟诗作对,好不快活。一日,他在沁芳闸桥边寻得一处静谧之地,偷偷拿出从外面设法弄来的《西厢记》,沉浸在那美妙的文字世界里。正读得如痴如醉之时,恰巧被前来葬花的黛玉撞见。黛玉本就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见宝玉读得如此入迷,不禁好奇询问。宝玉起初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在黛玉的追问下,只好将书递给她。两人便一同坐在这落花缤纷的桥边,共读《西厢记》。书中那细腻的爱情描写和优美的词句,深深打动了他们的心,二人沉浸其中,时而轻声诵读,时而相视而笑,仿佛忘却了周围的一切。

而在另一边,黛玉在完成葬花之事后,偶然路过梨香院。此时,梨香院内正传来阵阵悠扬的戏曲声。黛玉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被那婉转的曲调所吸引。“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一句唱词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黛玉内心深处那扇敏感的大门。她不禁驻足聆听,随着一句句经典唱词的传入耳中,她的神情也逐渐发生变化。“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些唱词仿佛是在诉说着她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无奈,让她感慨万千,先是点头自叹,继而心动神摇,最后竟如醉如痴,眼中不知不觉落下泪来。

这一回中,元春下谕入住大观园为故事搭建了新的舞台,宝黛共读《西厢记》展现了两人懵懂而纯真的情感交流,黛玉听《牡丹亭》艳曲则进一步揭示了黛玉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与对命运的隐隐担忧,这些情节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这一回丰富而精彩的故事内容。

2.回目“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解读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短短十四字,却高度凝练地概括了本回的两大核心情节,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深意,宛如一把精巧的钥匙,为读者开启了理解这一回乃至整部作品的大门。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对应着宝玉与黛玉在沁芳闸桥边共读《西厢记》并以书中词句互相打趣的情节。《西厢记》作为一部经典的爱情戏曲,其词藻优美、情感细腻,描绘了张生和崔莺莺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宝玉和黛玉在共读此书时,被书中的妙词深深吸引,沉浸在那浪漫的爱情氛围之中。宝玉借书中“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之语向黛玉表白心意,而黛玉虽佯装恼怒,却也以“银样镴枪头”回应,二人以戏语传情,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彼此的爱慕。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宝黛之间纯真而懵懂的爱情,更凸显了他们对封建礼教下传统爱情观念的一种叛逆。通过引用《西厢记》的妙词,作者巧妙地将宝黛之间含蓄而真挚的情感以一种富有文化底蕴的方式呈现出来,为他们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浪漫色彩。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描述的是黛玉在梨香院外听到《牡丹亭》的唱词后,内心受到强烈触动的情节。《牡丹亭》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经典唱词,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深深打动了黛玉的心。这些唱词所传达出的青春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与黛玉敏感、多愁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她从这些唱词中联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孤独处境、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爱情的渴望与担忧,从而引发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这一情节细腻地刻画了黛玉内心的敏感与脆弱,进一步丰富了她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她未来的命运走向。

这两个情节在全回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宝黛情感发展的重要节点,更是展现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的关键所在。通过这两个情节,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宝黛二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在封建礼教压迫下的无奈与挣扎。同时,也为后文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使整个故事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悲剧色彩。

二、故事发生背景

1.元春省亲后续影响

元春省亲,无疑是贾府的一件盛事,其带来的影响如涟漪般在贾府内外层层扩散。省亲过后,贾府并未因这场盛大庆典的落幕而松懈,反而围绕着省亲相关事宜展开了一系列后续动作。

首先,完善大观园工程成为贾府的重要任务。这座为迎接元春省亲而精心建造的园子,虽在省亲时已尽显奢华,但仍有一些细节需要雕琢。贾府召集能工巧匠,对园内的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进行最后的修饰与完善。他们在各处增添了精美的雕刻、雅致的装饰,力求让大观园的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极致的典雅与华贵。这不仅是为了满足贾府对奢华生活的追求,更是为了维护贾府在元春以及整个京城贵族圈中的颜面。

而元春下谕让众人入住大观园,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深意。从表面上看,是为了让众姐妹和宝玉能有一个清幽雅致的居住环境,享受诗酒花茶的惬意生活。但从更深层次分析,这一决定有着复杂的考量。

对于元春而言,她深知贾府的兴衰与家族子弟的成长息息相关。让宝玉和姐妹们住进大观园,能让他们远离贾府内外的繁杂琐事和不良风气,专心于诗词文学的学习与修养的提升。宝玉作为贾府未来的希望,元春希望他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摆脱世俗的干扰,增长学识,为家族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这也是元春对家族亲情的一种呵护与维系。她身处皇宫,虽享尽荣华富贵,但与家人聚少离多。让众姐妹和宝玉在大观园中共同生活,能让他们彼此陪伴,增进感情,如同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元春无法常伴家人左右的遗憾,也让她在宫中能稍感安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