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四合院

《四合院:人生重启》转载请注明来源:书屋shuwu.org

站在四合院大门前,看了看墙上的铭牌,帽儿胡同,南锣鼓巷95号。

何雨柱感慨万千,因为这个院子里的人就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这里面就连住在中院正房和耳房的傻柱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一个大舔狗,喜欢薅羊毛去跪舔秦寡妇,对得罪他的人睚眦必报,又是非不分。

放眼整个四合院,除了有名有姓的几家是四合院的老住户,

整座四合院都因为国家没收剥削阶级的房产,无偿分配给无产阶级居住的新政策,

而被分配给了陆续搬来这里的住户。

中院儿东厢房是易中海家。一大爷易中海现在是轧钢厂的一名老钳工,家里只有他跟媳妇一大妈,老两口也没个孩子。

现在的易中海在别人眼里,性格耿直、作风正派,钳工技术十分过硬,给人一种可靠的错觉。

因为贾东旭还活着,并不是那个为了养老无所不用其极,又不择手段阻止傻柱父子团聚的一大爷。

西厢房是贾家,贾家现在就孤儿寡母的两个人,贾父已经没了很多年了,至于是怎么没的,院子里也没人提起。

贾母张氏是那种恨人有,笑人无的性格而且嘴还很臭,跟四合院里任何一家关系都不怎么好。

由于贾张氏是个好吃懒做的性格,导致她儿子贾东旭从小就极为懂事,又对贾张氏极为孝顺。

后来还是作为同院儿邻居的易中海,因为有让贾东旭养老的心思,把贾东旭收做徒弟,

带进了轧钢厂做学徒工。现在的贾东旭几年下来已经是个熟练的正式工人了。

现在贾张氏也因为贾东旭活着的原因,并不是那样的蛮不讲理胡搅蛮缠。

前院住着三大爷阎阜贵一家子,他是附近黑芝麻胡同小学的语文老师,

是一个十分“鸡贼”的男人,自诩文化人喜欢咬文嚼字,更喜欢拿着大算盘算小账。

因为家里人口多,生活上比较抠门,天天把持着大门,没事就抖个小机灵儿、弄点儿小算计什么的。

他有三个儿子,除了老大阎解成,这三年多连续又生了老二阎解放,老三阎解旷,

而且现在三大妈又怀孕了。

后院的分别住着刘海中一家、许富贵一家和聋老太太。

二大爷刘海中,他家五口人,他同样是轧钢厂的老钳工。

他家虽然情况跟三大爷差不多,也有三个儿子,老大刘光齐,老二刘光天,老三刘光福。

但他却没有半点当爹的样儿,在家里独吃独占从不考虑其他人,和这个时代其他当爹的一样喜欢打孩子,但就是打得太过了。

许富贵是轧钢厂电影放映员,这个人自私自利,道貌岸然。他有一个儿子许大茂和一个女儿许招娣。

因为年龄相近,性格差别却很大的原因,自小时候认识对方以来,何雨柱和许大茂就互别苗头,谁也不服谁。

但现在的两个人最多就是有点小矛盾,没仇。

最后是聋老太太,作为院子里年龄最大的人,被几个大爷奉为老祖宗,

代表四合院跟政府交涉,一直由一大爷两口子照顾着,一个人居住在后院。

聋老太太是个私心比较重的人,在她的心里她自己是最重要的,然后是为她养老的一大爷,

至于原来的傻柱,充其量就只是个厨子。

从她让傻柱而不是一大爷背着她去倒卖粮票,和想给有夫之妇做媒就可以看出这人不是什么好人,

本质上和水浒里的王婆没什么差别。只不过娄晓娥是个大家闺秀,而傻柱又是个怂货从来不主动而已。

除了这几户存在感特别强的人家外,整个四合院总共居住着十多户人家。

而放眼全国,土改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积极性得到巨大的释放和发展。

除开后面那四十年,现在可以说是五千年来,物资最充盈的时代,除开工资,城乡差距也极小,物价极低。

(第一套人民币与第二套兑换比例1万:1)猪肉3200(0.32)元/斤、大米800元/斤、面粉1200元/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官人官色》《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种花家的兔子[星际]》【新棉花糖小说】《被首座抛弃之后》【重生了】《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与仙子们的游戏

重庆耙耳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屋shu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